理论研究
文献研究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出路:历史合力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 2021-06-28    浏览次数: 499

范成梅 1,蔡胜 2

(1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历史合力论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逻辑延伸与内在要求。然而,其遭遇的诸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教师育德的意识与能力尚待提升、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待挖掘以及管理部门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亟待建立等重重困境制约着高校合力育人的效果。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推进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结构

和建立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其内在边界,需要给予合理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国内的育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安全遭遇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必须实现全课程合力育人,其育人理念要实现由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小思政”的“单兵突进”向“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的“大思政”协同育人转变。从内涵看,高校课程思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课程思政是指包括思政课在内的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职责;狭义的是指高校思政课之外的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都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职责。本文所使用的高校课程思政是狭义的。

一、历史合力论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恩格斯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创造问题时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 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历史合力论启发我们,历史的结果是由无数个意志和力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形成的合力的结果。高校育人的结果其实也遵循这个法则,因为无论是创造历史还是高校育人都是历史主体的实践性活动,而且,人民群众无疑是历史真正的创造主体,而创造历史的主体总是受教育的(尽管存在程度、水平和形式等差异性),其受教育的内容与效果会对人类历史的最终走向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能否实现,关键要看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和力量能否同向聚焦、同向发力、同向同行形成众力、合力、伟力,因为伟力源自于同心合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受教育者能否同心合力共筑中国梦,基础在教育,载体在课程,关键在教师。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 仍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门课程只有相互同台、搭台、补台而不拆台,才能“好戏连台”,实现合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预期愿景。

可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历史合力论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逻辑延伸与内在要求,是“三全育人”和“全课程育人”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培养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和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有用人才意义颇大。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3]的问题,陷入“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各自为政的育人困境,集中表现在教育理念、师资 素养、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等四个维度。

1.教育理念困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教育理念,即在教学实践乃至教育思维活动中 教育主体对教育应然状态的深度理解,对教育的价 值、使命、理想、原则和宗旨的观念性认知。教育 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能否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问题。高校思政课课 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虽然不少环 节尚待改进,但是它基本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 引领的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困 境主要体现在综合素养课和专业教育课教师难以实现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既传授知识又引领价值 (即“三观”)。应然层面上,高校的所有 课程都应承担起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教书是知识传授,育人是价值引领,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 的,二者应该统一于高校课程育人的实践中,无论是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综合素 养课、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构成的专业教育课程还是“ 基础”、“ 纲要”、“ 原理”、“概论”、“形策”构成的思政课概莫能外。但是, 前二者的教师往往更加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功能,弱化甚至忽略了该门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引领的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对着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 结论、“宪政民主论”、“中国崩溃论”、文明冲突 论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他们 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语”、“失踪”、“失声”等问题,造成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相互割裂的困 境。高校育人也因此而难以形成“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和全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合力育人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2.师资素养困境:教师育德的意识与能力尚待提升。高校教师是“精心引导和栽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承担的课程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地肩负着培育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大责任,“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4]然而,一方面,基于上述错误的教学理念,少数高校教师育德 意识缺乏。在他们看来,专业教育课和综合素养课 主要任务是培养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或者为其打基 础,或者认为它们不具有价值引领的功能,或者即使认为具有此功能但因课时有限根本无力实施,又 或者认为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政课的事,与自己所带 的课程无关。更有甚者从灵魂深处看不起甚至是鄙 视育德工作,认为育德是“没有本事”的表现,只 有把专业教好才是真本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育德工作的浅见抑或偏见。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是“简单劳动”,众人皆可为,缺乏技术 含量。另一方面,少数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育课 程教师虽然认识到育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因他们育德的能力不足而“望而却步”。如果说“意识”不足导致“不愿”,那么,“能力”不足则导致“不能”。育德工作有其固有的规律与要求, 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所要求的八个“相统一”需要从业者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储备和 高超的思想政治教学艺术等能力素养才能胜任。相 比较来说,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育课教师因为缺 乏这方面的专业训练而在育德方面能力显得不足,难以胜任育德方面的工作。

3.人才培养困境: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待挖掘。高校具有多重功能,但其摆在首位的无疑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又是必须经过深入思考并且予以明确回答的教育哲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掷地有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全面发展”,德是摆在首位的。高校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德育的责任与担当。然而,各门课程尤其是属于综合素养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还有待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它们看似同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内在联系,其实可以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比如说医科类高校中的“人体解剖”专业课程,其本身就蕴藏着诸如生命的意义、捐献者超越世俗的大爱精神、常怀感恩之心乃至健康中国战略的责任担当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即可在课前制定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以情感目标为引领实现对医学生进行合力育人的目的。再比如工科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进行科学精神的培育,还要结合培育“大国工匠”精神进行情 感教育,实现情感升华,达到育德的目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 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6]各门课程的思想 政治教育资源尚未挖掘或者尚未全面深入挖掘制约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

4.体制机制困境:管理部门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亟待建立。教、学、管共同构成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三个维度,三者有机统一,共同促进育人目的的实现,缺一不可。国家、各省及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是宏观层面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责任主体,承担着管理育人的职责。然而,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尚处于“缺位”状态,亟待建立。首先,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建立。高校管理部门囿于认识上的局限,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拟定往往更加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忽略了价值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目标,制约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效的发挥。其次,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教学合作交流机制尚未建立。目前,高校管理部门建立了相同学科或专业之间的诸如集体备课会等教学合作交流机制,这是必要且有益的,但遗憾的是,思政课同其他各类课程的教学合作交流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比如说相互间的集体备课会、听课等制度机制等。这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其他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借鉴与协同。再次,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已经步入正轨,体制机制等方面已比较成熟,但是旨在提升其他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的培训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机制和平台的缺失不利于提升其他各门各类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育人水平。最后,省级层面高校课程思政的竞赛机制尚未建立。竞赛不仅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其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和水平。但现状是,各省级层次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机制已经完整地建立起来,比如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或者说课比赛,各校级层次非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竞赛机制也正在进行有益探索,唯独缺少了省级及以上高层次的课程思政比赛机制。

总之,上述困境制约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甚至出现了高校其他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在育人上的“内耗”、消解甚至抵消的负效应,必须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尽快形成合力育人新局面。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出路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难以合力,制约了高校育人的效果,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推进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结构和建立管理机制,具体来说:

1.更新教育理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引导、激励、内省、调谐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要自觉落实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自觉认识到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扭住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不放松,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坚持“四为”的教育方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培育“时代新人”,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课程育人的光荣使命。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自觉转变过去单向度地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既教书又育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要以课程思政和“全课程育人”的全新理念为指导,在育人实践中自觉发挥课程育德的功能与作用,实现同高校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和合力协同。

2.推进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育德的意识与能力。“‘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7],高校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所应肩负的铸魂育人的职责与使命,时刻不要忘记在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其一,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增强育德意识。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从立德树人的战略层面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层面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于新时代贯彻落实“全课程育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二,高校教师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隔行如隔山,但高校教师育德的能力又完全可以在反复的育德尝试中提高,在长期育德的实践中提升,在再三的育德评估中提效。其三,高校教师要虚心向经验丰富的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请教。教育者一定是先受教育的。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要抛弃传统偏 见,经常走进思政课课堂听课,借鉴思政课专任教师育德的技巧与方法。其四,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地自我修炼,成为形塑大学生品格、品性、品行的 “大先生”。只有自己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 义等错误言论,做可信、可敬、可靠的高素质高校教师,才能春风化雨将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大学 生的心田。其五,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高校课程思 政协同育人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形成“全课程育 人”和“三全育人”的舆论氛围,让课程思政协同 育人深入人心。

3.优化育人结构,全面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资源。必须优化育人结构,教学目标要实 现从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养成向知识传授、技能养成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转变。前二者无疑是显性的“硬”目标,后者虽然是隐形的“软”目标,但却是更具价值的目标,是“铸魂育人”的基础性工程,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育人结构 中“德”居“才”前。这就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各门课程所隐藏着的思政协同育人资源,“课程思政就 是挖掘所有课程的隐形教育资源……通过各种课程 教育教学挖掘知识的育人功能”[8]。首先,要摒弃 谬见、成见和偏见。要彻底丢掉综合素养课程和专 业教育课程无思政协同育人资源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要丢弃那种认为运用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教学 育人就低人一等的偏见,要牢固建立课程思政协同 育人不分你我的全课程育人的理念,舍得花费时间 和精力深挖潜藏于“地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矿藏。其次,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甄别、比较、运用,把那些能够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发掘出来用于育人,并在育人实践中不断改进。思 想政治教育资源被挖出来后尚属于“原生态”的资源,可能夹杂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废料”,必须有 一个“过筛”性的去除芜杂的工作,把“次生态”的有用资源筛选出来待用。随后还有一个将思想政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无缝对接的“嵌入性”工 作,决不能生搬硬套。最后,要邀请经验丰富的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随堂听课或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听取他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有机融入课程知识与体系的意见与建议。

4.建立管理机制,合力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协同

育人水平。合力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水平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建构起常态化的领导机制、教学体系、交流机制和培训机制。一是要建立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机制,责任到人并压实责任,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来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水平。一方面,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各高校成立由各高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负责人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推进及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高校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走上讲台示范教学,并通过听、查课指导一线教师。二是要建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高校管理部门在审定各门各类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凸显出来;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方面的目标要求显现出来。三是要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与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会和听课等教学合作交流机制,达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基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 (过程监控、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合作”[9]具有多重益处。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学习、借鉴和运用专业课知识以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的专业实际,从而把课讲得让学生愿听乐学。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也可以吸取思政课的教法学法,提高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能力。四是国家、省、校等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部门要为高校教师搭建参训的机制与平台,建立培训机制并且实现规范化、常态化。五是建立省级层面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竞赛机制。竞赛机制的搭建本身就体现了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最重要的还可以通过周密筹划、精心安排和周到准备,帮助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无论是综合素养课程还是专业教育课程都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有其特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元素和专业培养目标,基于此,必须澄清如下基本认知:首先,高校教师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合力论为指导,从群众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到自己在合力育就新时代历史创造主体中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不做旁观者,要在各门各类课程中深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当元素与契合点,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以为立德树人完全是思政课的责任,“其他课程只管进行知识教育,只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10]的片面观念。其次,高校课程思政务必要结合各门课程的具体元素展开,缺乏契合点的知识内容不应东施效颦、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要自然而不突兀,有机而不牵强,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练就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真本领。最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其内在边界。高校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应该彰显涵养德性和引领价值的应有功能,但须知,它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方面的功能无论何时都是摆在首位的。因此,要厘清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边界并对其进行合理定位,不应该颠倒主次,不能丢失综合素养课和专业教育课的人才培养预期目标与课程目标定位。(转载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6月第1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