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文献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 2021-06-29    浏览次数: 2858

项 波,吴仰祺,杨路萍

(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体系、课程、考评这四个维度,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导向上的同一性; 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协同育人体系;要提高教师政治素养,转变教师育人理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形成有思政导向的课程; 要构建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统一,形成真正的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新的进程中,挖掘各个学科的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弘扬和彰显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构建 协同育人的教学合力,使学生从所有课程中汲取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价值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 意义[2]。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应充分考虑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体系、课程、考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定位维度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统一

在教育理念上,课程思政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育性提升 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 道,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 专业课和通识课也蕴含着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各类课程都可以根据课程实 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专业教学体系,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专业知识教育中,满足教育对象不断增长的 精神文化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是主从关系,二者是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任务和目标上,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在方向和功能上,都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育人功能; 在内容和要求上,都要其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到课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作 用。思政课程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而课程思政则 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相贯通,开启了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二者统一于新时代高 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之中[4]。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分工

从功能上看,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渠道[5],但是二者在分工上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厘清二者的功能和边界,防止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出现专业课程“思政化”———把所有课程简单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者出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现象。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开一门课程或专门增设一项活动,而是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 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6]。课程思政是要在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切入点, 通过知识传授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资源的挖掘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的育人导向,达到立德树人的效 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的价值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则 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价值教育的载体功能[7]。虽然课程思政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但既不能替代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机械地为了思政而思政,它是要在尊 重专业课程自身特殊性的前提下,在传授专业理论及实践知 识的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的价 值观念进行塑造;而思政课程则是以德育体系建构、正确“三观”之育成为主旨进行的知识传授,其可以专业知识为例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手 段和方法上有所不同,要明确二者在育人上的分工。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是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问题[8]。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所有课程教育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根本的、基础的、不可动摇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等三个层面做到同向,包括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在这些方面,二者应该统一起来,不能相互拆台、相互矛盾。因为归根结底,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培育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行是指二者之间要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合力育人,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或基础的问题,二者共同构成了课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主导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发挥领航作用的课程载体, 在大学生价值教育引领中处于核心地位,必须首先建设好;其他课程则要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的德育因素使其成为价值教育的有效载体,搭建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桥梁,成为思政课堂内容的延伸,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共同体”,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维度

1.工作格局上提高政治站位,正确理解“大思政”

在政治站位上,首先应该明确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体系 建设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突出落 实党委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对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职责 与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校两级负责、以行政渠道为主 落实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格局。

所谓“大思政”,即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它要贯彻到高校各类各门课程之中,使各学科教育都能融入德育因素 承担起德育的职责,实现思政教育由单一化走向多学科融通,形成协同育人的共同载体,而不能把“课程思政”片面地 理解为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总体要求和集体行为,而不能是个别要求和个体行为[9]。这就需要全校一盘棋,克服思政教育“孤岛现象”,明确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某一门课程、某一位教师的职责,而应是整个教育环境共 同塑造人、培养人、锻造人的问题。明确课程思政不是哪几门课程改革的问题,而应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问题, 是要在全校乃至全国形成全员参与“立德树人”工作,是要着 力形成“立德树人”工作共同体,是要将思政教育纳入大学生 培养的系统性、全局性的制度设计中,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氛围[10]。

2.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行的“大先生”[11]。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教师,主体是专业课程任课教师[12]。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而教师能力建设主要是在教学内容、方法转换过程中的能力建设问题。不是所有的教师天生都能讲好思政,不是所有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都适宜穿插思政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体系建设的领导者从面上去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去重塑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的问题,积极引导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适应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或技能传授的单一教学内容,融入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元素,搭建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桥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通。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体的高校,理工科课程以自然知识为基本对象,具有客观性,强调“工具理性”,学生接受的教育重点在技术和知识层面,教师在思维方式上更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程思政的短板和难点越发凸显。这恰恰成为我们突围的起点,可以从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科学思维方式、专业课程的伦理要求、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指向等方面出发,构建理工科课程的育人体系。

3.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充分挖掘和用好各门课程的思 政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13],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共建育 人保障机制。课程思政资源的整理与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的结合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这既是改革 的阻力,也是改革应承担的成本,如何有效地化解阻力和分 担成本需要学校完成一个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在学校层面 的顶层设计上,构建党委牵头、部门协同合作的组织体系。

高校党委要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在组织保障、师资建设、教 学目标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学校、院系及各行政部门 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职责分工,使各职能部门紧 紧围绕“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形成育人保障的合力。

在课程思政课程层面的顶层设计上,纳入课程思政系列的课 程要在构建完整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 元素,并在课程大纲、内容设计等方面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 和标准进行修订,使课程能够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理念的要求中。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维度

1.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154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 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4]。这对教师“经师”与“人师”的责任提出挑战,对教师在思想、道德、学识、能力等方面全面落实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提出新要求。这要求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使命担当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炼,注重个人知识、素养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培养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坚持育人者先自育; 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全过程中。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以育人能力为核心”[15]。按照“四有好教师”[16]的 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增强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浓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道德吸引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视野,自觉做学生的表率,才能激发学生成长和成才; 师者为仁,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17]。

2.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理念转换

在课程思政改革下,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 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所以专业任课教师需 要对自身原有的教育认识和教育观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重 塑。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育人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既传 授知识和技能,又塑造灵魂,不能让教书与育人相脱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8]。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让立德树人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所授课程的 育人元素,增强课程教育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 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 授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科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把学生培养成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包括挖掘专业知 识中的德育元素能力和完成传授的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培 养和提升。具体来说: 第一,制订并实施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计划,完善高校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将教学能力与育德能力纳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将育德意识和能力 作为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二,研究开发专题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阶段、不同 对象、不同层次类别化编制教材,并多渠道开展各项培训; 第三,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的评估更加注重 课堂教学是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否能融入新思想新理念,也更加注重综合人文素质与科学态度, 并适当地向社会责任、全球意识维度延伸; 第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激励体系,鼓励各学科教师参与思政教学计划,引导 教师积极实践,勇于探索,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堂、优秀团队、优秀教案等示范点,同时以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等方式,营 造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教学氛围,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第五,构建“大思政”教育交流平台,建立思政课程教师与非思 政教师的定期交流平台,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在协同探索和持续推进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同时,还需要 打通校际壁垒,汇聚校内外和各高校的高水平师资力量,定 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交流,形成高校整体育人合力。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考评维度

1.考评主体的综合性

有的教育学者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 的评价应以显性表现为主,即以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成 绩和日常的外在行为表现为主要的考量因素进行客观评价。 也有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评价绝不是简单量化评价的问题,而必须进行多 元的综合评价,即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全程参与式的新考评体 系,由各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主评、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测评、 学生开展自评,对学生的德育及智育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因为当今不同的大学生在情感个性方面展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呈现出多元性,这都决定了对他们的考 核评价绝不能是单一化的,而应当在全面考量的基础上进行 综合评价,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课外实践和企业实训表现相结合,突出“知行合一”理念在考评中的地位。

对“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不仅要看课程思政建设对学 生的积极影响,还要看课程思政建设对任课教师产生的积极 影响。评价体系也不能再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仅仅用一串 数字成绩来简单地反映大学生复杂多样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必须另辟蹊径,尊重当今大 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新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 的角度,合理协调德智体美劳等考评维度在课程思政考核评 价体系中的价值占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考评与德智体美劳等维度的定量考评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地让每一个学生 的个性特点与能力得到应有的体现,才能更好地评价任课教 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因为既然思政育 人是全方位、全过程的,那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评估也 应当从多维度出发。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考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考评上,就学生而言,应当主要 看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 认识到青年一代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否形成了正确的 信仰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行行为判断。就教师而言,应当主要考量“课程思政”建设是否 对教师本人带来积极变化,教师的政治立场、自身思想政治 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此外,在对教师的考评 上还应当注意因课程思政建设给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行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一门或者某 几门课程所做的贡献,因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整体协同的 建设而不是某一门或者某几门课程的事情,所以在对教师的 考评上应更重视过程的考评,即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做到“智育”与“德育”有机融合、所授课程的 思政元素是否挖掘充分、思政元素是否与时俱进等。

3.素质教育的定量考核

在智育、体育、美育的定量考核上,应充分地体现智体美 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的价值占比。因为高校教育教学的 目的是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所以在考核评价体系上也应当体现出智育、体育、美育应有的地位。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考核评价的对象也主要是学生,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要通过 自我评价、班级同学评价、任课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班主任评价等多角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具体表现情况,并合理突出智育、体育、美育在课程思政评价 中的占比,综合考量学生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把德育理 念贯穿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转载自《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