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文献研究
良医培育的路径:把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6-28    浏览次数: 449

方建宏,刘群英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通过诠释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良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从创新思政课程内容、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大思政”格局、建立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把医德教育全面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开辟良医培育新路径。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教育部于2017 年12月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并要着力挖掘各方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医学院校承载造就良医的崇高使命,而具备能够担当“健康中国”建设重任的新时代良医,首要的就是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医学院校要迅速融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变革“大会战”,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发展趋势,突出医学教育办学特色,以医德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履行良医培育的社会责任。

一、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

面临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同时面对医学伦理道德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医学院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更为迫切。这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校承载着培育当代良医和服务人类健康的大责任,牵系民生工程,关乎中国健康战略建设。为此,必须要按照党中央新时期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总指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指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顺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趋势,遵循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和改进思政工作方式和方法。二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必然要求。两个文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明确了全方位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施内容、工作方法、指标要求等,也明确了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完成时间表及责任人,可以说,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医学院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医学院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做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但是医学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转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和宣传,坚强筑牢马克思主义在医学院校指导地位的根基。四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是前沿科学,对象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医学生培养要主动适应这一特性和规律,坚持围绕人的进步和需求,贯彻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增强“医德”在学生思想及行为教育中的分量。

二、医德教育在良医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医德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它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早在1903 年,被誉基金项目:2016 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手机媒体在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SK2016A0473);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项目“安徽医科大学杨芳名师工作室”(Szzgjhl-1-2018-4)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医学家、教育家威廉·奥斯勒(Sir William Osler)在他的演讲《行医的金科玉律》时说: “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要如同用脑。”[2]这一语诠释了医德在医学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医学生 培养的首要学习基础。首先,医学教育要坚持德育 为先。在2009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把“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3],充分 肯定了医德教育在医学生培养,特别是良医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医学院校建设任务是培养优秀 的医学人才,把医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 仅能够体现鲜明的医学特色,更能整体提升医学生 的综合素质。其次,医德教育是开展医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是同向同行的,良医的造就并非一朝一夕, 他是伴随着对医学行业的了解、医学行为的认知、医学伦理的正视、医学道德的遵守步步深入,这与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医德教育 有利于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定位,明确了在今后投身社会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从学习的最初阶段养成良好品行;有利于 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医德文化的熏陶中增强担当, 主动肩负服务人类健康的神圣职责。第三,医德教 育是医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医乃仁术”是医学教育本质的最好诠释,也充分彰显了医德教育在良医养 成中的地位和导向作用。“医学科学的‘为学’,医学 认识的‘对学’,医学价值的‘为人’,决定了医学不仅要精于专业,更要‘诚于品德’”[4]。为此,在医学教育进程中,要不断提高医德教育比重,切实发挥 医德教育的引领能力,为良医养成坚强护航。三、医德教育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途径

(一)巩固主渠道:创新思政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同样也是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基石和核心。如何在当前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带动作用,俨然成为当前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首要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个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医学院校也在秉持这一理念,大力充实各类思政课程,但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主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边缘化”现象改变不明显,专业课程“思政味”严重不足, 其他课程“分量轻、特色弱”,吸引不到学生的兴趣。扭转这样的状况,医学院校应当坚持医学特色,深植医德教育理念,充实课程思政资源。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吸引力。注重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角度出发,把理论问题与医学发展、医德教育相结合,大量用医学相关的例证、人物、问题等与“4+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把“大医精诚、诚于品德”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促进,在理论阐释和问题互动交流中根植理想信念。二是打造独具医学韵味的综合素质课程。上海市高校率先在全国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细化隐性思政”,结合高校特点推出了“中国系列”的品牌综合素质课程[6]。医学院校其他社会哲学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选修课等)要切入“知识传授与医德教育”的目标。反之,要立足医学院校实际和医学生命价值观的特点,在综合素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下足功夫,增分量、不褪色,打造精品综合素质课程,成为课程思政含金量高的重要支撑。三是用“医德”让专业课“保温”。医学生的专业课是研究“人”的课程,本身就具有温度,不只是一门课程或是呈现“高冷”的形象。每一门医学课程都是对生命意义、医学伦理的思考,包含一种责任和态度。这就更需要强化医德教育的作用,以对生命的尊敬和人的温情提升专业课的温度,引领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同时,学校要大力挖掘医院资源,加强医德课程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牢牢把握医学“话语权”,不断提升专业课程影响力和思政能力。

(二)培养引路人:着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说到底就是凝聚合力做好“育人”工作。其一,强化教师的核心引导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承担着育人的神圣使命。而医学院校的教师还有其特殊属性,因为他们授业的“准医生”将肩负生命和人类健康职责,内在建设的要求必然提高,当中很多教师并非都来自医院或有临床实践的经历,对医德的理解也大多来源于书本和自学。面对良医培育的要求,要讲好专业课,教师更要加强对医德的理解和实践,只有本身具备对医德教育的全盘接受、彻底领悟、旁征博引、以身示范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一般而言,不是课堂的教学内容,而是课堂交流对话的行为,塑造了学生对于生活之道的理解”[7],教师对上课的态度、在课堂对学生的回应,都在传递给学生 关于道德的理念。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德育意 识,主动从一名授课老师转变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这项工作,医学院校应当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特别是要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建设针对教 师德育能力的专题培训规划。上海市高校经验值 得借鉴:上海高校推进构建市校联动培训体系,在 “课程思政”中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分类开展针对性校本研修与培训,参训教师达千余人次,在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了育人能力[8]。其二,借力“学生领 袖”的影响力。“学生领袖”包括了学生党员、学生干 部、意见领袖等。他们既是一名学生,也对其他学 生的思想和生活起着榜样和带动作用。由于这一 代学生本身具有的特性,往往同伴影响力是直接的,最容易相互接受。因此,医学院校在推进医德 教育过程中着重加强“学生领袖”的培养和引导。如组建医学特色的群团组织,由“学生领袖”担任并 推广;开辟专属网络安全平台让他们负责信息传递 和互动;加强身心辅导和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和行动;建立与医院的志愿服务渠道推 动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等。医学院校要主动加强与 “学生领袖”的沟通,凝聚力量,发挥作用,搭建起学校教育目的与广大学生之间的坚固桥梁。其三,发 挥管理人员的协同力。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来自多方面,比如辅导员、班主任是一线管理员,宿管员、保卫、各部门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扮演者或直接或 间接的管理者。医学院校推进“全员育人”,就要重 视不同管理者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要 加强各类管理员对医学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强化对医德思政的理 解,规范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把正确的理念和价 值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三)抢占新阵地:构建有医学特色的“大思政” 格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已成为普遍共识[9]。医学院校的政治教育主要由主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则是当前强化医德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需要。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应当转变理念,走出课堂,充分挖掘和整合医学院校资源和社会医学文化资源,打造“环境课程”“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等,形成全方位的“大思政”局面。首先,打造具有医学符号的校园环境,建设“环境课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性格和道德行为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10]。当代良医德养成,正是从新生入校那一刻开始,当眼前呈现特有的医学标签,亦或简单识别的医学符号,医学使命感就油然而生,医学信念必更加坚定。医学院校应重视校园基础建设及楼宇设计,在校园道路的命名、教学楼标识等方便附加医学含义;在文化建设、活动安排等方面融入医学相关内容,促进医德教育显现。其次,建设蕴含医德文化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课程”。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蕴藏着优秀的医学传统文化,医学先贤们在各地留下了他们彰显精湛技艺、高尚医德的足迹和宝贵物质遗产。医学院校在推广课程思政建设道路上要主动吸纳和寻求“瑰宝”,这是鲜活的思政教材,不但深受学生喜爱,更是深化医德理念的最佳路径。医学院校要同拥有医德文化资源的地方加强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医德实践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医学伦理现场教学,把思政课的羽翼张得更广,触及更深。其三,构建富有医学气息的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思政工作的第二个主要阵地,重要性和作用日益增强,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强大。医学院校要顺势而为,为我所用,使网络成为宣传树立正确医学价值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渠道,巩固课堂思政的网络阵地。用实网络资源,首先要管好网,组建网络舆情队伍,掌控正确合宜的网络信息,使网络间的信息传递符合医德教育要求,促进线上线下同向同行。再者开辟医学特色网络专栏,对接地气、有吸引力和权威的话题开展互动交流,既能达到解决学生关切问题的目的,又能促发对医学工作、医德教育的思考;三是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做到技术管网和道德约束结合,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责任。医学院校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认识医德教育对思政课程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构筑大思政格局过程中紧扣医学教育特点,不断强化网络伦理教育。

(四)提供条件保障:建立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

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要的是要明确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医德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学校党政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贯彻医德教育理念的统一性,在构建课程思想体系中,紧密围绕良医培育宗旨,推进医德教育全覆盖、广深入、强引领。第二,要遵循医学发展和医学生培养规律。医学发展是伴随人类健康和美好生活需求而不断发展的,医学生的培养是为了更好研究和服务人类生命与健康。围绕做好“人”的工作,课程思政建设要紧扣医学发展需求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主线,跟进形势,顺应大势,突出优势,不断增强医学文化底蕴,提高以德施教能力。第三,要主导科学育人和学科育人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医学院校形成特色,凝成思政工作推动力,不能单靠政治类或人文类学科支撑。面对自然科学类学科占主要成分的医学院校要突破瓶颈、建立机制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体系建设的融合,利用医学院校特点挖掘自然课程体系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自然科学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散发医学人文精神,凝聚起强大的科学育人力量。(转载自《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