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仲尤 1 段 丽 1 陈 辉 2
(1.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2.福建农林大学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课程思政是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其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程度,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课程思政推进机制、夯实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强化教师育人意识与责任担当、提升育人规律把握能力、完善潜心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着力,破解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障碍,全面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专业课教师作为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现阶段在育人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和错位情况,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优化,着力破解专业课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盲点和障碍,从而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立德树人、育人化人的功能,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效。
一、课程思政的演进图式及主要内涵
1.源起:课程思政的演进图式
课程思政源于全课程育人的课程改革实践,其发展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5)。2004 年开始,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之路, 其中,上海市率先开始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 课程改革,并历经了 2005—2015年的三个课程改革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这一实践层面的改革探索, 促进了观念领域的发展、变革与创新,围绕课程思政 的制度设计也逐渐展开。二是拓展深化阶段(2015—2017)。为深化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2015 年 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提出了“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强调了所有教师的育人使命。2016年 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全课程育人提到新的高度,并就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在育人中的关系和地位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是形成发展阶段(2017 至今)。2017 年 2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7JZDW06)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CX20190330)的阶段成果。
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7 年 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至此,“课程思政”从其实施主体、实施要求、目标指向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2018 年 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 意见》,强调要“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 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 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该文件 较为全面地概括和总结了课程思政的各个要素,从课 程、课堂、教师、目标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促进课程思政的常态化发展,各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也广泛展 开。2019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提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强调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交流机制”“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文件明确提出:“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件 还提出了“四个一批”的总体建设目标,具体包括“建 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 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 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2.要义: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
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高德毅、宗爱东(2017)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重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邱伟光(2017)认为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 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强调“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突显价值的导向作用”;[3]张鲲(2019)认为课程思政是对高校原有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课
程体系的完善和课程质量的提升,认为课程思政是“全 面育人的课程观”。[4]也有少数学者提出“高校应推进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观点,认为专业课程不论学科属性、专业特点,都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渗透。笔者认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首先应从学理上准确把握其内涵与边界,概念界定不够清晰,容易造成专业课教师理解上的偏差,不利于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落地生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应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但两者在课程任务和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点在于强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政治认同和价值引导;课程思政强调专业课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并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
首先,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专业课教师。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群体,专业课教师应自觉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担负好育人和育才的重要职责,让课程思政意识在内心深处扎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是专业课程。课程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专业课程具有开设比重大、授课时限长、课程类型多等特点,专业课教师应结合各自专业特色,恰如其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不是机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添加到课堂教学。如果说思政课程侧重守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明渠”,那课程思政则要守护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暗渠”。
最后,影响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是评价及保障机制。有效推进课程思政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 系列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首要任务为核心的评价保障 机制,包括专业课教师潜心育人的绩效评价机制、“课 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推进机制、基于制度化管理的内在约束机制、标杆化引领的竞争激励机制、 育人要素之间的互通互联机制等等,引导广大教师以 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总体而言,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教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下形成的、以课程育人为重点,从而促进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形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专业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第一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课程思政的实际落地过程中,因专业课教师自身主观认识及育人能力上的障碍,以及课程建设、评价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整体育人效果的实现。
1.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认知障碍
首先,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观念领域习惯性定位自身的“智育”角色,而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把育人“本职”当“兼职”,不能自觉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其次,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理解不到位。随着高校教师出国培训、留学、访问机会的增多,专业课教师中的海归群体在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态势等方面本应具有先天优势,但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少数海归学者对“学 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理解不到位。少数专业课教师片面认为学术自由应该要有课堂讲授自由作为保障,还有极少数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夸大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树立“四个自信”产生消极影响。最后,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如何“适时”“适量”“适度”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存在困惑,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发展。
2.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碍
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 将学科资源和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这对专业课 教师挖掘、提炼和转化能力形成挑战。如何做到课程 思政与不同专业课程的特殊性相衔接、相融合?如何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实现“术”与“道”的水乳交融?既需要精心设计,也需要深度 思考。例如,自然科学类教师,如何将学科中蕴含的 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需要找准契入点和突破口。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限于思想认识、时间精力、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局限,导致难以根据学生思想需求特点、学生成长规律来推进课程思政,在话语方式上难以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融合。
3.课程思政整体构建的融合障碍
适切性的课程建设是提升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基 础和根本前提。专业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 然科学课程,不同类型学科的课程教学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实现分类指导。当前,高校 推进课程思政大多停留在政策和理论层面,如何融入专业课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实践探索。与此同 时,现有专业课程相关的重要文件和教材体系对课程 思政关注不够,分类指导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教学 计划和大纲是各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 件,而相关文件在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中,仅偏重于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水平提升, 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专 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出现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 等倾向。
4.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制度障碍
合理的内驱机制是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调动专业课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高校专业课教师 作为课程思政主体力量,其作用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 与评价制度尚未完善息息相关。首先,评价内容的单 一性。在考核评价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科研业绩差不多成为起决定作用的评价指标,同行评 价、学生评价与社会评价多流于形式,导致专业课教 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中,难以真正回 归立德树人这一初心。其次,评价方式过于量化。教 师考核多以课时量、科研成果数等为主要依据,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高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升等, 存在因难以量化评价就予以舍弃的情况。即使有课堂 教学评价,也多倾向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对事实层面的 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效果考量,而对教师的育人投入关 注不足。最后,育人实际成效对专业课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度太低。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只要不出现课 堂教学事故及师德师风问题,就对教师的育人成效很 少予以考虑。对教师育人精力投入等方面的观测和衡 量不足,导致专业课教师在时间分配、精力投入等方 面出现选择性缺位。笔者曾对湖南某重点大学 336名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一周内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回答不超过 2 个小时的超过 70%,当问及“感觉教学压力大还是科研压力大?”,回答科研压力大的超过 87%。
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优化
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不宜采取“运动式”“强迫式”的办法推进,这既不利于发挥好课堂教学隐性育人的优势,也不利于增强专业课教师的内驱动力。笔者认为,应重点在机制优化、制度构建、责任自觉、能力提升上下功夫,使责任主体的思想行为和制度之间相互塑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让课程思政在协调互促中实现最优效益。
1.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课程思政推进机制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目前依然存
在两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一是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负责人表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与马院关联度不大,不应该是马院教师的事;二是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如果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推进课程思政,这是“荒了自家的田去种他人的地”。
笔者认为,马院教师对课程思政绝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反,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甘当“幕后英雄”,在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方面献计出力。专 业课教师更要把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任主动“扛在肩上”,这不仅是自己的“责任田”,而且要认真思考“如何种好这份责任田”,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课程思政作为 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内相关要素的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课程思政工作 推进机制。
首先,组建成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党 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党委教 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事处、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等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 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确保课程思政的常态化发展。其次,要根据课程思政推进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各大育人主体、育人要素之间的互通互联,形成网格化、立体化布局。党委宣传部进一步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细“育人者先受教育”,要大力宣传好专业课教师全身心投身课程思政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增强育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搭建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交流沟通平台,定期组织召开相关主题座谈会,增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 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之间的互通互联; 人事处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专业课教师考核聘 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薪酬激励的制度建设之中; 教务处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中予以充分考量;党委学 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 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并及时提供给专业课教师作为参 考。最后,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和行政负责人要落实好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的相关部署要求,为专业课教师实践课程思政提供条件支持和政策保障,组织 专业课教师就推进课程思政举办座谈研讨会和集体备 课活动,并把课程思政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及谈心 谈话活动。
2.全面夯实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
进一步夯实课程保障机制。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理念的课程改革,能够为专业课教师提供可循依据和实践指南。要在立足各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为具体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专业课教师合理编制教学大纲和计划,科学规划和安排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时间顺序、考核目标等。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为保证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及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被破坏,应在尊重专业课程独特属性的基础上,制定分学科、分专业、分课程的针对性教学指南,形成分层次的指导策略。
进一步强化监督保障机制。在强化高校党委的主体监督责任的基础上,从具象化层面强化动态监督, 有效发挥教学督导既督“教”、更督“育”的功能,考 察专业课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情况,对专业课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不当言行及时进行纠偏,不断强化课程思政的监督效果。专业课教师不论专业与党派, 都应旗帜鲜明讲党性、讲政治、讲立场、讲纪律,特别是要严肃课堂教学上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所言所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5]
进一步落实好法律法规保障。法律法规能对教师行为起到强制性和规范性的效果,对极少数违反法律
法规的教师应及时严肃处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八条“教师义务”中的第三款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 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再如,近年出台的《教 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有“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对在课堂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等规定,要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约束 能力。
3.切实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自觉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严守对师德底线的敬畏之心,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P288)专业课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作为其首要职责,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内心深处扎根,成功建立与教育对象心与心的连接,着眼于教育对象心灵品质的提升,才能真正满足教育对象精神世界的需求与期待。如果没有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为根基,课程思政最终就会“雨过地皮湿”,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政治底线意识。底线并非意味着“低标准”和“低要求”,而是意味着责任的不可推卸。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在任何场合都要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避免“价值中立”“价值多元”所带来的“去意识形态性”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要明辨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不能以言论自由为幌子, 在教学过程中随意借题发挥,发表与主流价值观不一 致的观点或言论,更不能兜售想象的“政治”形态, 逾越意识形态管理的红线。
形成推进课程思政的责任自觉。外在的责任只有内化和升华为主体自觉自愿行为,才具有长久效力。通过引导专业课教师将育人责任内化为自身稳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从而将课程思政实践的被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主动需求、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促进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只有形成课程思政的责任自觉,专业课教师才能“守好一段渠”和“种好责任田”,才能真正筑牢课程育人高地,课程思政推进自然“事半功倍”。
4.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育人规律的把握能力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
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 作能力和水平”。[7]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因素,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对教育教学规 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能力。
首要能力是“价值引导能力”。新时代大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 但在心理上仍处于快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 渡阶段,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特点极易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变动不居和复杂多变的特点。
专业课教师要从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发展局势以及激烈 的意识形态斗争现状入手,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主动回应青年学生思 想领域及价值选择上出现的重大疑惑,引导大学生全 面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现阶段存在的社会主 要矛盾。要通过“加强学科、专业本身的使命和责任 意识教育,强化专业课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8]切实发挥对学生价值观引领和灵魂塑造的引导作用。
基本能力是“自我提升能力”。针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注重自身知识、能力、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不断提高和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一端联系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一端连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课教师实现“课程思政”转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学校要我干”转变为“我要主动干”;要通过组织和开展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师技能提升培训 研修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任务和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和方法,打好课程思政推进的“基本功”;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传、 帮、带”等方式,让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海归群体结 合自身求学经历与所见所闻,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 引导。
核心能力是“挖掘—转化—融入能力”。“挖掘能力”体现为专业课教师能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善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四个自信”“中国故事”“职业道德”与“家国情怀”等;“转化能力”体现为专业课教师能将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理论情境转化为现实情境、将理论文本话语转化为实践工作话语;“融入能力”体现为将育人的价值要求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在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做到“时间长短合适、内容适量、难度适中”,实现不同学科的针对性、差别性融入。
5.创新完善专业课教师潜心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科学
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保证活动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和精准性。激发专业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不断创新完善专业课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和考核方式,不断强化专业课教师群体的内驱动力。
创新完善专业课教师的年度及聘期考核评价机 制。构建起以教学业绩、科研业绩、公共服务业绩为 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把专任教师课外辅导学生、 帮助学生健康成才的成效纳入公共服务业绩予以考 核,配合以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从考核内容、方式、结果的三维一 体的角度全面构建起促进专业课教师潜心育人的考核 评价机制。
创新完善专业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的绩效评价机制。专业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课堂教学革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课程思政产生的育人效果与绩效评价还是“两张皮”,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负激励。应通过合理的绩效激励制度,将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育人实绩等直接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引导更多的教师投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中。
创新完善专业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机制。在专业课教师的发展性需要中,专业技 术职务晋升往往最能产生激励效果。习近平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 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9]因此, 要在教师专业职务评聘中,建立教师育人工作述职报 告制度,提升育人成效的评价权重。(转载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