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松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从“三个明确”向度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廓清偏差和误区。在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同时,要更多关注其他课程,按照立足课程特点、考虑两个维度、科学分级分类、完善推进体系的原则,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实施路径,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在大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以及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背景下, 基于全课程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兴未艾,这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即其他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所有课程都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要担负起育人职责,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各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积累了许多经验。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推进策略、评价激励等关键性问题做出部署。当前,一些地方和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够,在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偏差和误区。高校要在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并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实施路径。
一、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1.从“三个明确”向度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内涵
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他还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对此,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高校教师应从“三个明确”的向度展开。
一是应明确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渠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完全满足*本文系中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厦门市社科联 2019—2020 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四级分类推进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XMSKLLZD19-02)的阶段性成果。
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个学科、各类课程都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有课程都要发挥主渠道作用、都要有育人功能。二是应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加强改进的侧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吸引力不强、有效性不足,需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而其他课程则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融入、贯穿于知识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把课程上出“思政味”。三是应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其他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不能搞所谓的“价值中立”,更不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背道而驰、起反效果。同样,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所有教师既育才又育德的使命是相同的。
2.深化对课程思政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首先,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一方面,从国民教育来看,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都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设计、各有侧重、分段施策,实现螺旋上升式的德育一体化。另一方面,从国际比较来看,英美等西方高校虽未开设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但思想上、价值上的显性灌输和隐性影响并未“缺位”,一些方式手段值得我们批判借鉴。如通识课是美国高校最主要最显性的德育形式,配合以专业课程和课外活动,价值观教育呈现出目标整体性、内容多元性、方式隐蔽性的特点。[3]
我国高校如能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无疑将使这一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其次,课程思政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从课程、专业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育教学正在全面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进一步催动课程思政建设换档提速。围绕课程为中心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涉及教材、教师、教法、课程、设施、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举措和目标。而课程思政主要涉及内容方面,并与其他方面紧密关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再次,课程思政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和关键一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角是教师,必须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师风教育,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会直接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上;而课程思政的成效,也可用来检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课程思政还可与教师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可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后,课程思政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居首位。课程育人可融汇多种力量、打通多个空间、整合多重功能。
3.廓清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
在认识上,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其他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存在双向认知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等多重属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是其重要功能。而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有的联系还很密切,价值塑造同样是其重要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只是在功能发挥上各有侧重,不应片面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理解为单一属性或单一功能。对其他课程而言,要避免机械结合,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硬地塞入课程中,或在课程中单辟时间和章节专讲,也不能把所有课程都上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自然吸收那样,浸渗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各环节。
在实践上,许多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选出的试点课程中多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偏离了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更多关注其他课程。这并非要弱化或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因为相较而言,其他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更为迫切。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总学分中占比很小。教育部要求不同专业本科生修读最低约150—180学分,而本科生的 5 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共 16 学分,仅占约 10%。对专科生的要求是 8 学分, 对研究生的要求更少,通常是 2—3 学分。另一方面,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大量其他课程对学生有着长期、广泛、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专业课。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教师的 80%是专业课教师, 课程中的 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 80%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4]专业课教师应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更自然地接受。
二、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路径
1.立足课程特点,做好分级分类
当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按照立足课程特点、考虑两个维度、科学分级分类、完善推进体系的原则,有策略地推进。首先要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充分调动各学科和各门课程蕴含的理论传统、价值理念和知识资源,巧妙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要考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紧密程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将课程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四个大类。其中综合素养课(含公共基础课程、通识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艺术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历史素养、艺术素养、安全素养、网络素养等,蕴含了较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和自然科学专业课程虽同属专业课,但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较大区别。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含文史哲、经管法类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开展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较为紧密。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含理工农医类课程)侧重于科学思维、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等的养成,表面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似乎相对不太紧密,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挖掘和强化这种内在联系。当然,这样的分级分类并非将各类课程人为割裂,仅是着眼于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
2.建构起知识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连接
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挖掘、运用和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
政治教育功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每一门课程都是以知识点的集合,形成其知识体系。课程思政的要义,就是建构起知识点和育人之间的连接,从而把知识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连接既可以正向延伸,也可以反向推导。正向延伸即从知识点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直接或较为直接地对应、联系、援引、触发一个或多个育人点。反向推导即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导向,反过来检视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达成培养目标,并做针对性的强化和补缺。这在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倡导的OBE 模式(以结果或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中尤为明显。
3.要围绕“六个下功夫”建构连接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如何培养人或者说我们要培养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指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既是培养要求也是培养途径,还是培养目标。在建构知识点和育人点之间的连接时,就应当把它们作为育人的目标。最重要的连接,要指向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通过学科发展、以史为鉴、传统文化、国际比较、人物故事、中国成就、典型案例、人生阅历等方面切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具体来讲,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融入知识体系。例如《生态学》等课程可以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深学生理解认识。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例如法学学科可以联系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许多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工科,都可以与敬业、奋斗、工匠精神联系起来。三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讲科学不讲迷信,破除非科学或伪科学。四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慎思明辨、独立思考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基础。习近平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5]教师要坚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可通过问题式、引导式、启发式、探讨式的教法,结合课程知识点引入价值澄清和道德两难等方法,强化思维训练。
4.要体系化推进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体系化加以推进。首先要统筹谋划,系统布局。高校应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和协同机制,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其次要科学指导,精细实施。课程思政要内嵌到课堂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包括课程设置与内容设计、教学大纲制订与核准、教材编审与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案讲义编写、学生考核考点等。高校可分级推进、分类指导,以专业课程为重心,发动一流学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名师、人才、骨干、党员带头;以教学课程组为单元,吸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力量参与研讨,培育建设一批示范性课程,推荐展示一批优秀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优秀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建立基本规范,编制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指南。许多课程往往以绪论或导读开篇,要特别重视第一课的激活作用。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听取报告、专题竞赛、课题研究等加强学习交流。再次要科学评价,优化管理。要坚持将人才培养效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避免虚化,确保实效。要将课程思政效果作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监督检查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相应地,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实绩,也应当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的重要指标。最后要强化保障,完善配套。高校要强化条件保障,盘活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诸如智慧教室、翻转课堂、虚拟仿真课程等软硬件建设。(转载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20年第11期)